

【概要描述】
【概要描述】
为进一步促进加强党性修养、提升政治思想觉悟、学习发扬革命烈士奋发有为、自强不息的伟大爱国主义精神。2月23日,贵州院党委主题党日活动组织全体党员干部及部分群众职工,观看了爱国主义教育影片《长津湖之水门桥》。
电影《长津湖之水门桥》承接了《长津湖》的情节,改编自抗美援朝战争中长津湖战役史实,主要讲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第9兵团下属第七穿插连的战士在结束了新兴里和下碣隅里的战斗之后,将在美陆战一师撤退路线上的咽喉之处——水门桥阻击敌军,即将面临更艰巨的任务和更猛烈的火力,他们深知此次行动要付出巨大代价,但为了身后的祖国,他们义无反顾。战场上冰与火的交织,志愿军战士奋不顾身无数次的冲锋,令人无比动容。观影后大家纷纷发表感想:
杨永宇:
“年轻人总要回答,这山河用什么刻画,青春许国,英魂回家,你要的那种人生,我替你活得完完整整,自由干净的笑容,仿佛我们的重逢。”那一代人用血和泪、英勇与无畏造就了闻所未闻的时代传奇。我们当牢记幸福来之不易,赓续红色血脉,书写时代篇章。
李彤萍:
今天单位组织我们观看了《长津湖之水门桥》,这部电影主要讲述了中国志愿军三炸水门桥,阻断美军退路,第七连仅剩伍万里都均牺牲的故事。观后我热泪盈眶,心潮澎湃,感慨万千,真正感受现在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张道友:
长津湖之水门桥观后感,长津湖战役是抗美援朝战役中二次战役东线战场的一场艰苦卓绝战役,在整个战役中体现出了老一辈革命先辈们的为国家,为名族的大无畏奉献精神,在我国装备落后,经济落后的前提下依然遇敌无畏,敢于亮剑,誓死保卫祖国领土完整统一,充分体现出了先辈们的不怕牺牲,敢于奉献精神,我们的穿插英雄连一百多名英雄,在连续作战,几次转移的过程中,依然士气高昂,没有怯战现象,甚至最后抵达水门桥战至最后只剩一人,我们应该铭记先辈,干好自己的本质工作,多为国家做贡献。
江函凝:
英烈们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用血肉之躯护佑着我们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在英烈们精神的鼓舞下,当我们民族危机的时候,需要我们扛起枪走向战场的时候,我们必定能够舍生忘死去作战,捍卫国家和民族的安全与荣光。
李佩竹:
历史不容忘却,英雄必须铭记。上映的《长津湖之水门桥》,复刻了这惊心动魄的一战。但!再高明的电影叙事,终究也说不尽这段史诗的波澜壮阔与沉雄悲壮。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永记长津湖的冰雪,永记冰雪里那最可爱的人和他们的不朽军魂。“如果信念有颜色,那一定是中国红!”
赵琼姿:
最冷的夜,最热的血。最可爱的人们,最坚毅的军魂。从157人到1人的七连,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铭记历史,生逢盛世,当不负盛世!
吴瑾:
敌人是强大的,他们有先进的武器,坚实的堡垒,而我们只有步枪和抢过来的大炮,为了执行上级下达的艰巨炸桥任务,志愿军在极度恶劣的自然环境里,毫不退缩,勇往直前,奋勇杀敌,直至献出宝贵的生命。一次次的热泪盈眶,激励着我们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学习志愿军的精神,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去告慰英雄先烈们。
王春江:
无畏的决心,必胜的信念。虽身处绝境,依然周旋于冰天雪地之中!虽未能取得绝对的胜利,但也让敌人看到了中国捍卫领土完整的决心,看到了中国军人保家卫国的军魂!
历史远比电影要残酷,像这样的战役在历史中有很多,革命先辈用自己的生命保卫祖国,捍卫国家的主权。“哪一场战不难打,越难打,我们就越要打”。观影结束后,大家纷纷表示,抗美援朝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我们不仅要缅怀先烈,更要继承和发扬先辈们矢志不渝、不屈不挠、舍生忘死的精神。将观影感悟转化为实际行动,在今后的工作中,投入更加饱满的热情,紧跟集团(局)“改革提升年”的定位要求,为谱写新时代地质事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贡献力量。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